返回 我的 全国
机构 快速报名 分享 拨打电话

鲁东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航空服务职业教育-航空服务专业招生-学校主页

鲁东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航空服务职业教育是由鲁东大学和中航未来进行校企合作的航空服务职业教育,为响应国家在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职教模式,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面向国内外民航业的快速发展和航空服务人才的发展需求下,培养文化素质和语言能力更强、专业技能更高的现代民航服务人才。

鲁东大学简介

鲁东大学坐落在山东省烟台市,始建于1930年,是一所以文理工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重点高校。学校依山傍海,环境优雅,湖光山色,四季常青,是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省级花园式单位和文明校园。校园占地3450亩,校舍建筑面积74.6万平方米。经九十年之发展,学校秉承“厚德、博学、日新、笃行”的校训精神,砥砺耕耘,开拓进取,孕育形成了“求是至善、尚实致用”的校风。学校拥有专任教师1607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29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55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912人。学校在校生3.1万余人。2014年,获批教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7年,获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和"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2019年,在省属公办本科高校绩效考核中获批"优秀”等次。原文化部部长、著名作家王蒙评价鲁东大学” 人杰校灵”。

鲁东大学继续教育自1960年开始举办,一直伴随着学校的发展而发展。近年来,始终贯彻“规范、创新、效益”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并重发展的办学格局。现设有函授本、专科招生专业36个,涵盖文、理、工、经、管、法、农、教育等多个学科门类,在校函授生25000余人。作为“山东省省级教师教育基地”" 山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山东省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山东省中华优秀 文化传承基地”” 山东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山东省 旅游行业岗位培训定点单位”“烟台市芝 罘区教师教育培训基地”“烟台市新女性 成长培训基地”和“烟台市巾帼乡村振兴大讲堂" ,成功举办过教师教育培训、人力资源管理培训、心理咨询培训、文稿写作高级培训、军队转业干部培训、基层党组织建设培训、系统员工知识更新培训等多个项目,年均培训达10000人次以上。

长期以来,继续教育工作始终坚持把办学质量放在首位,坚持结合成人特点、岗位特点和终身学习特点,更新观念,优化服务,以质量赢得继续教育长久繁荣和持续发展,提高了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在社会上享有较高声誉。先后被国家教育部、山东省教育厅授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先进集体”” 全国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先进集体”“山东省 中学教师助学自考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先进集体”" 山东省函授夜大办学水平优秀单位”“全省 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先进单位””继续教育 信息化建设标杆院校”等荣誉称号。

企业介绍

中航未来简介

北京中航未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教育投资、教育培训、教育开发、教育产品研发、教育管理、实训实习、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实体办学、教育服务、教育扶贫、就业服务等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教育科技集团,目前以航空职业教育为核心,主要致力于职业教育、国际教育、基础教育、在线教育、大学生就业以及通航产业的发展与合作。

中航未来实训基地

中航未来航空实训基地拥有民航专业训练设施最齐全、最先进的训练航空实训基地,实训基地根据中国民航总局《公共航空交通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CCAR-121FS)中的相关规定和要求进行设计,具备乘务员进行多机型、多科目、多功能初训、复训功能,并且包含地面安检、值机、票务、咨询、VIP等多岗位实训教学设备。

实训基地是中国民航科普教育基地、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民航服务与管理专业技能实训基地、中国成人教育协会航空服务教育培训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单位,国内首家将航空高等职业教育与民航岗位技能培训相结合的专业教育培训机构。

实训基地国内规模最大的航空服务人才培养和输送基地,与国内外20多家大型航空公司、30多家机场集团、港澳及国际星际酒店、国际邮轮、高铁、国际免税店和知名旅游业企业达成合作联盟。

九千余名学员成就了飞翔蓝天的梦想,两万余名学员从这里走进全国各大机场的空港地勤,为海内外知名旅游业输送旅游高端人才三千余人。

航空服务教育培训专业委员会

为尽快提高我国航空服务人才的培训质量,扶持、规范、引导航空服务教育培训市场的健康发展,经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第五届理事会正式批准,成立了教育部中国成人教育协会航空服务教育培训专业委员会。

航空服务教育培训专业委员会是教育部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下设的一个专门针对国内从事航空服务与管理教育培训行业的全国性、自发性、非营利性的专业分会,用以开展业内交流与业内服务。

该专委会一方面广泛联络国内从事航空服务与管理教育培训的各级各类院校(机构),共同开展教学研究与业务交流、共同组建行业联盟、共同提升教育培训质量。另一方面广泛联络国内具有航空服务与管理人才需要的各大航空公司与各大机场企业,从而全面架设用人企业与育人院校的桥梁,打通就业渠道与人脉,真正实现专业育人质量与产业用人需求的无缝对接,真正实现航空服务与管理人才教育培训上的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可以预见,专委会必能充分发挥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在沟通政府与企业、搭建专业与行业合作桥梁平台上的独特作用,为推动我国航空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事业的更快更好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中航未来作为首批发起单位之一出任副理事长单位,愿竭力协助专委会全面推动航空服务教育培训更快、更好、更高发展!

项目背景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的通知、《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工作要点》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健康持续发展,满足航空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响应国家在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方面提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职教模式,以“校企合作、优势互补、特色发展、学员受益”为发展理念,为校企合作提供更大空间,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为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优势,发挥职业教育为社会、行业、企业服务的功能,为企业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同时也为学员实习、实训、就业提供更大空间。

鲁东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长期坚持开放式办学,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和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鲁东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与北京中航未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携手开展航空服务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通过主动适应国内外民航业的快速发展和相关人才的全面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办学优势和企业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培养体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采用“职业技能培养+实训实习+推荐就业”相结合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实行“2+1”教学模式,即前两年在鲁东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学习专业理论课程;最后一年到中航未来航空实训基地进行实训,由北京中航未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安排推荐就业,以学员就业为导向、技能培养为主导,致力于培养文化素质和语言能力更强、专业技能更高的现代民航服务人才。

优势与特色

01 资源共享

与鲁东大学学生共享校园环境和优质的师资,感受大学的校园文化和学习氛围。

02 校企合作,实行一体化办学

鲁东大学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队伍以及成熟的实习场地,可以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及管理;北京中航未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多年从事航空职业培训和学生就业推荐的企业。校企双方合作,优势互补,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航空职业培训服务。

03 实行"职业技能培养+实训实习+推荐就业”相结合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

将技能教育、素质教育有机结合。采用二到三年专业理论教学与一-年实训实习的教学模式。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技能培养为主导,使学生真正具备文化素质更高、语言能力更强、专业技能素养更高,成为现代化民航人才。

04 注重学生实训,注重第二课堂训练

合理设置学制,科学安排课程,技能与理论结合,最后-年安排学生到设施完备的民航实训基地参加实际训练学习,为今后更好更快地去适应其工作岗位做好充足的准备。同时,还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及就业模拟训练课程,进行职业规划教育,提供校级、市级大型活动服务实践机会,注重学生的就业经验的增加,锻炼学生应变能力,加强学生的就业综合表现,增强学生在就业岗位上的综合竞争力。

05 准军事化管理,学风建设扎实

项目以负责任的态度,倡导“养成式”教育理念,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对学生严格要求,坚持"- -旧生活制度”, 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对学生从早操、队列、内务、上课、 生活、就寝等方面进行严格监控,以高标准和严要求来培养综合素质全面过硬的民航专业人才。

06 完善的就业保障体系

携手国内外多家航空公司、机场、空港酒店及邮轮公司,架设用人企业与学校的桥梁,打通就业渠道,真正实现专业育人企业用人的无缝对接,为学生顺利就业提供有力的保障。

07 校园文化丰富多彩

项目坚持以学生为本,积极构建特色校园文化,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英语演讲、礼仪实训、爱心义工、歌曲比赛、文艺晚会等,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项目鼓励学生参与大学社团,为学生提供了发展兴趣爱好的广阔舞台。

国际航空服务与管理职业教育培训项目招生计划

国际航空与管理

高铁服务与管理

养成教育

为培养高素质的民航服务人员,加强航空服务与管理项目学员日常行为规范管理,推动第二课堂建设,改进和强化对学员组织纪律性、主动服务意识、爱岗敬业等职业意向、观念及行为的教育培养工作,鲁东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航空服务与管理项目推行准军事化管理制度及日常养成素质工作。